2017浙江高考作文范文(2017浙高考范文精选)
推荐阅读》
2017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思考和写作。材料内容涉及一位父亲为儿子做减法教育的故事,以及一位母亲在教育孩子时的不同方法。这则材料旨在引发考生对教育和成长的思考。
我们要分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故事讲述了父亲为了让儿子更好地成长,采取了一种“减法”教育方法,而母亲则采用了一种更为宽松的教育方式。这两种教育方法各有优劣,引发了考生对于如何在严格与宽松之间取得平衡的思考。
我们提炼出文章大纲:
1.引言:介绍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及其意义。
2.分析材料:阐述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法及其特点。
3.讨论教育平衡:探讨如何在严格与宽松之间取得平衡,以及这种平衡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4.举例说明: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不同教育方法的效果和影响。
5.结论:总结全文,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寻找平衡点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将根据大纲逐个详细阐述文章内容:
在引言部分,我们可以简要介绍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的背景和意义。这次考试不仅是对考生语文能力的检验,更是对考生价值观、人生观的一次重要考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考生需要展现自己对教育和成长的理解与思考。
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讨论父亲的“减法”教育方法和母亲的“加法”教育方法。父亲的减法教育方法是通过减少孩子的自由时间、增加学习任务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责任感。而母亲的加法教育方法则是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从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讨论教育平衡的部分,我们可以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严格与宽松之间取得平衡。严格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过于严厉可能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宽松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自由的空间,但过于宽松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自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展示不同教育方法的效果和影响。例如,一个采用严格教育方法的孩子可能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方面可能较为欠缺;而一个采用宽松教育方法的孩子可能在创造力和个性发展上有着显著的表现,但在学业上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这些例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教育平衡的重要性。
在结论部分,我们要总结全文的观点并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寻找平衡点的重要性。无论是严格的减法教育还是宽松的加法教育,家长和孩子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最终的目标是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