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与创作指导
一、引言 在每年的全国高考中,作文题目都是广大考生最为关注的部分。2018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目以其新颖性、开放性和深度性,为考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思维和表达才华的平台。本文将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以期为广大考生提供有效的写作指导。 二、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特点
1.创新性: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打破了传统的命题模式,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这一题目,要求考生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阐述新时代青年应如何担负起历史使命,实现自我价值。
2.开放性: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给予考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如“如何看待‘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这一题目,没有固定的对错答案,而是鼓励考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3.深度性: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如“科技进步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一题目,不仅要求考生列举科技进步带来的正面影响,还要分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三、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1.理解题目内涵:在解答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时,首先需要深入理解题目的内涵和意图。例如,对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这一题目,考生需要理解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找到平衡点。
2.提炼关键要素: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考生需要提炼出关键要素,以便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例如,在“如何看待‘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这一题目中,考生需要关注互联网技术、传统行业的特点以及两者的互动关系,将这些要素作为文章的主要支撑点。
3.拓展思路与观点:考生需要拓展思路和观点,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见解。在“科技进步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一题目中,考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比如科技带来的便利、挑战以及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等。
四、2018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创作指导
1.确定主题:在创作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应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引发共鸣。例如,可以选择“环保”、“教育”、“科技”等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文章的中心议题。
2.构建框架:确定了主题之后,接下来要围绕这个主题构建文章的框架。文章可以分为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要简明扼要地介绍文章的中心议题;正文部分要详细论述各个分论点;结尾部分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并给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
3.丰富内容:在构建框架的基础上,考生需要在文章中丰富内容。可以通过举例子、讲故事或者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逻辑不通的情况。
4.打磨文字:最后一步是打磨文字。在文章完成后,要仔细检查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自然、逻辑是否严谨清晰等问题。如果有必要,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的意见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指导,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同时也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应试技巧和方法,还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作文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